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特别是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工作,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开展了全区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各地充分挖掘本地移风易俗好的经验和做法,推荐了一大批优秀典型案例,这些案例结合文明创建,聚焦移风易俗,突出成风化俗,着眼于乡镇苏木、嘎查村生产生活实际,从小切口、多视角、多层面入手,既阐述背景成因、又展示具体举措,既分析工作成效、又解读推广理由,全面反映出基层一线移风易俗工作的生动实践,具有接地气、可复制、易推广等特点。
“栽下一棵纪念树” 追思怀远渐成林——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当郎忽洞补力图村移风易俗案例
察右后旗当郎忽洞苏木补力图村位于当郎忽洞苏木西部乌科公路两侧,辖8个自然村,土地面积42平方公里。该村委会在册户数967户3038人,村内常住人口386户906人,在当地算一个人口大村。每到清明节前后,村民们带着厚厚的纸钱、冥币,进山烧纸祭拜,不仅容易引起山火,还影响生态环境。近年,当郎忽洞苏木紧抓移风易俗这条主线,大力倡导文明祭扫、绿色祭扫、节俭祭扫新观念,有效推动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一)“栽下一棵纪念树”缅怀先人。结合日常走访和依托各类宣传平台,用村民听得懂易理解的语言,火狐电竞把焚烧冥币的危害和因烧纸引发火灾的真实案例讲给群众听,引导村民改变“上坟不烧纸 那不等于没上嘛”的旧思想,自觉摒弃燃放鞭炮、焚香点烛烧冥币、抛撒祭品等旧传统。通过村两委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栽下一棵纪念树”的方式祭奠先人,并说服亲戚朋友一同栽树缅怀故人、追思先辈,培养和树立村民尊重传统、弘扬传统、摒弃陋习的思想观念。
(二)“清明文明祭奠承诺书”防患未然。从2021年开始,补力图村委会每年在清明节前后组织举办“栽下纪念树”活动,志愿者走访发放森林防火宣传手册、《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由党员干部带头,鼓励村民们签订“清明文明祭奠承诺书”。村委会用树苗换取村民们手中的冥币纸钱,组织领到树苗的村民集体乘车去指定区域栽下一棵纪念树,并在小树上挂上纪念牌。“相比以往清明节的烟雾缭绕,现在栽树既生态环保,又可以寄托哀思”连续三年参加栽树活动的村民说。
(三)“线上+线下”倡导文明新风尚。制作改变风俗、栽纪念树的主题短视频,在抖音、快手、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广泛推送,火狐电竞吸引更多群体关注,形成反对旧风陋习、反对奢侈浪费的价值导向。
通过用栽树代替焚烧冥币纸币,避免了村民燃放爆竹、烧纸钱造成的浪费钱财,也大大减小了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同时对环境保护起到了一定作用。有效提高了村民文明祭祀意识,为弃陋俗、树新风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更为推进移风易俗、减少铺张浪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用群众能接受的方式传播祭拜风俗观念。中老年是风俗习惯的传承人,是祭奠改革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村委带头逢祭必劝,从百姓心底出发,从认可祖先起步,在村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二是用群众看得见的成效展现文明培育成果。祭拜改革涉及千家万户,国家公祭日以栽下纪念树的方式,取代了传统祭拜,通过典型引领培育文明向上的祭拜文化。
三是用群众敬祖先的人文情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祭拜祖先是刻在国人心中的文化纽带。国家公祭日文明祭拜不仅是形式,更是对广大村民们的爱党爱国主义教育,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方式,助力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
Copyright © 2012-2023 火狐·电竞(中国)官方网站 - ios/安卓/手机版app下载 版权所有